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公共工程
項目審計監督辦法》的通知
粵府〔2018〕47號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監督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審計廳反映。
?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2日
?
廣東省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監督辦法
?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對公共工程項目的審計監督,規范公共工程投資行為、防范化解公共工程建設領域的重大風險,推動中央和我省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的意見》(審投發〔2017〕30號)和《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的通知》(粵發〔2016〕21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公共工程項目,是指政府投資項目、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項目以及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建設的其他公共工程項目。
我省各級審計機關對公共工程項目實施的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適用本辦法。
以下項目依照有關規定屬于審計范圍的,參照本辦法執行:以政府名義接受捐贈的資金和彩票資金投資建設的項目;其他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以及對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項目等。
第三條 審計機關開展公共工程項目審計,應轉變理念,加強與我省“放管服”改革的銜接,充分體現改革精神,用實際行動支持改革。
審計機關應堅持實事求是、問題導向、鼓勵創新、推動改革和“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既要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更要積極推動解決問題、堵塞漏洞、完善體制機制制度,服務改革發展大局。
第四條 審計機關應當根據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隸屬關系或者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關系,確定公共工程項目的審計管轄范圍。
第五條 審計機關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要求以及上級審計機關工作安排,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確保質量的原則,確定年度公共工程項目審計計劃。
審計機關應當依照年度公共工程項目審計計劃,依法實施審計,可探索委托審計方式。
第六條 審計機關對公共工程項目的總預算或概算執行情況、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年度決算、單項工程結算、項目竣工決算等,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對各級政府及其發展改革部門審批的重點公共工程項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學校、醫院等工程,應當有重點地對其建設和管理情況實施跟蹤審計。
第七條 審計機關對公共工程項目重點審計以下內容:
(一)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情況;
(二)投資控制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三)項目建設管理情況;
(四)有關政策措施執行和規劃實施情況;
(五)工程質量情況;
(六)設備、物資和材料采購情況;
(七)土地利用和征地拆遷情況;
(八)環境保護情況;
(九)工程造價情況;
(十)投資績效情況;
(十一)其他需要重點審計的內容。
審計機關應聚焦主業、精準審計,重點關注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特別是重大項目落地、重點資金保障等情況;關注項目決策程序是否合規,有無因決策失誤和重復建設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等問題;注重揭示和查處工程建設領域中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線索,促進反腐倡廉建設;注重揭示投資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的問題;緊緊圍繞重大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工程結算、資金管理等關鍵環節,合理確定審計重點。
第八條 市、縣級政府要保障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監督權,把審計結果作為相關決策的重要依據。
第九條 各級政府公共工程投資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在職責范圍內協助審計機關開展審計工作,根據工作需要依法向審計機關提供與本單位、本系統履行公共工程投資建設職責相關的電子數據信息和必要的技術文檔;在確保數據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協助審計機關開展公共工程項目聯網審計。主管部門對公共工程項目審批信息、監管信息、處罰結果應抄送同級審計機關。
第十條 公共工程項目相關建設單位應當依法接受審計監督,按照審計機關要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并對資料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與公共工程項目直接相關的代建、設計、施工、監理、供貨、征拆及其他單位應當依法接受審計調查,按照審計機關要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并對資料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在審計機關依法開展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監督時,相關單位應及時、全面提供審計所需的財務、決策、業務和管理等資料和電子數據,積極協助審計機關開展聯網審計。
第十一條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審計建議,相關主管和建設單位應確保整改落實到位。整改結果在書面告知審計機關的同時,向同級政府或主管部門報告。市、縣級政府要把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作為對被審計單位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審計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研究,完善制度規定;對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要依法依紀作出處理,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要嚴格追責問責。
第十二條 審計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對審計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處理處罰;對審計發現需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違法違紀案件線索,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或紀檢監察等機關處理;對不屬于審計管轄范圍、依法應由其他部門處理處罰的事項,應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審計機關應當進一步建立健全與紀檢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案件線索移送、協查和信息共享協調溝通機制,發揮監督合力。
第十三條 審計機關應當及時向本級政府報告重點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結果,并通報有關部門。
審計機關在審計中發現有關部門履行職責不到位、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應當及時向本級政府或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建議。
第十四條 審計機關應逐步實行重點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公告制度,及時、客觀、公正地向社會公告重點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
審計機關公告審計結果,應當依法保守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
第十五條 上級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審計機關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工作的業務領導,加強審計質量監督檢查,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研究制定公共工程項目審計業務規范,提高規范化水平。
下一級審計機關應當按規定向上一級審計機關報告重點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結果。
第十六條 審計機關應當重視和加強公共工程項目審計隊伍建設,積極引進符合條件的審計專業人才,培養審計業務骨干和領軍人才,改善審計隊伍專業結構,逐步提高公共工程項目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并通過加強與政府其他部門交流學習,熟悉政府運作規律,使審計人員具備與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實踐經驗,為公共工程項目審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十七條 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公共工程項目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廉政紀律教育,針對公共工程項目審計工作容易出現廉政風險的環節,加強內部控制,強化管理,抓好廉政制度貫徹落實工作,確保嚴格執行審計紀律,切實防控廉政風險和審計風險。
第十八條 審計機關實施公共工程項目審計,遇有相關專業知識局限等情況時,可以聘請符合審計職業要求的外部人員、機構參加審計項目或提供技術支持、專業咨詢、專業鑒定。
審計機關應當制定有關聘請外部人員、機構的工作規范,加強對聘請外部人員、機構工作的督導和業務復核,保證審計質量。對弄虛作假、惡意串通等嚴重失信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要按照規定處理和追責。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8年8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省政府2006年10月30日印發的《對省財政撥款興建的重大工程項目實行審計監督的實施意見》(粵府〔2006〕114號)同時廢止。